推进新时代兵团农牧团场文化润疆的路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文化润疆被纳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党中央从新疆形势和全国大局出发,着眼于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做好新时代新疆工作的重要抓手。

兵团文化是在兵团人在屯垦戍边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集红色文化、军旅文化、绿洲文化、中原文化、边疆文化、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于一体的精神文化。兵团农牧团场作为文化润疆的基础单元,要成为先进文化示范区,就必须在建强文明实践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文化人才队伍上下功夫,传播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现代文化理念,夯实各族人民文化基石。

聚焦文明实践体系,打造兵团精神高地。2018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兵团作为先进文化示范区,继承了红色革命文化、军旅文化,融汇了中原文化、绿洲文化、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在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建好、管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体系,大力发扬我们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显得尤为重要。

兵团农牧团场建好、管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播文明新风、坚定文化自信、打造传承兵团精神高地的根基。一是要着眼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职工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引领,组织实施“一所一品牌、一站一特色”工程,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作用,精心设计和实施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在团场连队、窗口单位、公共场所设立志愿服务站(岗),推进志愿服务进机关、社区、连队、医院、学校、车站、景区等,广泛开展科学理论、党的方针政策、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树新风良俗、社会治理等文明实践活动,扩大志愿服务站(岗)覆盖面提升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关注群众利益的“关键小事”,以“微服务”满足群众的“微心愿”,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文明新风浸润团镇连队,形成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文明行为渐成习惯的兵团精神文明高地。二是要着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动党的声音入脑入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借助融媒体中心、文体广电中心等力量,将群众声音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冲锋令”,组建基层志愿宣讲队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宣讲格局,积极鼓励职工群众成为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创新推动红色文化传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深度融合,以各团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道德讲堂等为载体,用心用力传播党的理论,有声有色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凡人善举阐释宏论大义,用身边小事引领思想道德,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入千家万户,“播”到车间地头,“走”进职工群众心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兵团文化传播高地。三是着眼于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文化服务功能,依托连队驿站、大讲堂、阅览室、舞蹈室、棋牌室、健身室和百姓大舞台等其它户外设施,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民族团结联谊、“唱响兵团”“舞动兵团”系列文化活动,充分满足职工群众在思想宣传、法治教育、文化科普、文艺礼教、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各个方面的“充电”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更好满足各族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造各族群众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高地。

聚焦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既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又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兵团农牧团场履行文化润疆职责,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职工群众文化权益,作为推进文化润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使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更有新意、更接地气,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更加完善,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润疆,就要矢志不移提升兵团农牧团场先进文化引领力,大力推进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做实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兵团文化润疆规划》实施,推进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一是加快构建团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对团镇文化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将社区、连队文化服务站、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场所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团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抓好塑造团场文化形象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以团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争取项目、资金和设备配置,改善团镇、中心连队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团镇公共图书资源、文艺资源、展演资源、体育资源、广播电影电视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服务,推进公共图书借阅服务、文艺培训服务、文化展演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基层体育健身服务基础设施向社区、连队及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团场连队、牧场、水管点等薄弱区域延伸,进一步完善团镇、连队、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团镇、社区、连队落地,打造更多弘扬兵团精神的窗口和阵地,为各族职工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使先进文化的“硬件”真正硬起来,让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骨骼”更强健。二是结合职工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畅通职工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重点围绕职工群众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体活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普遍需求,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科学设置“菜单”,兴办读书社、书画社、文艺俱乐部,组建演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戏曲班社、体育健身团队等,为职工群众提供“订单式”服务。结合中华传统节日、重要节日和重大节庆活动,组织群众自办文化团队和文化能人参与团歌大赛、节庆活动、读书征文、文艺演出、经典诵读、非遗展演、书画摄影展览、体育健身竞赛等文体活动,为团场更多有才艺、有愿望、有兴趣的职工提供施展舞台,满足职工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让广大职工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推进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数字文化e站、数字文化培训学校、连队、社区电子阅报屏等项目建设,用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用数字化传播方式把文化资源送到了职工群众身边和手边,实现公共文化数字建设“户户通”“人人通”,职工群众通过点击屏幕博览群书,足不出户观赏馆藏文物,田间地头欣赏戏曲音乐会,空余时间预约文化培训,为职工群众提供近在身边的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满足职工群众个性化文化需求。挖掘一批乡土文化人才,以“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融合联动,推出“数字村晚”、大家唱、广场舞、“团镇网红”、“百姓大舞台”品牌活动,开发系列网络文创产品,“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形成群众文化活动的大集成、大展台,提升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影响力,推进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源于职工群众、作品产生于职工群众、成果普惠于职工群众。

聚焦文化产业振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以工业化、产业化方式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产品的流通吐价值实现,为社会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每一集这些活动由关联的活动的集合。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新时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润疆,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要求。

文化产业承载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兵团文化被赋予先进文化示范区使命,发展兵团文化产业既是打造先进文化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也是兵团建设先进文化示范区的重要路径们也是兵团引领先进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做大做强兵团、师市、团镇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润疆走深走实给职工群众带来精神、经济双丰收。一是紧紧抓住文化振兴优惠政策,用好用足国家文化产业贷款贴息、项目补贴、保费补贴、配套资助等方面投融资优惠政策政策,搭建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将具有本地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优势融入文化产业,通过援疆项目资金、招商引资、企业融资等激发社会各方投资文化的热情,开发工艺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庆、特色展览等具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扶持壮大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带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二是深度挖掘、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将根植于兵团农牧团场连队的红色文化、军旅文化、边境文化、多民族文化、生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发掘兵团多元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故事、艺术、观赏、趣味等内涵融入设计,研发具有兵团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推进独特的民俗风情转化为文创产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与服务业、旅游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文创产品品牌,将文创产品背后的人文情怀、艺术造诣、时代精神播种在人民群众心中,让文化资源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师市、团场和连队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提高文创产业知名度。建立“公司+展销+市场”的文化产业运营模式,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职工群众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引导创意设计企业、平台、工作室及设计师向兵团团镇拓展业务、落地经营,为团镇各类企业、农产品合作社等提供创意设计服务,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提升文创产品附加值。推动文化产业与消费、旅游、科技、金融、农业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带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团镇、连队优质文创品牌走得出、立得住、叫得响,引导兵团农牧团场文化产业“活”起来,让文化产业研发销售成为兵团团镇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三是坚持以文润疆、以旅兴疆,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抢抓“旅游兴疆”“旅游援疆”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文旅先行战略,努力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不断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兵团红色文化、屯垦戍边文化、边境自然风光,引入现代经营理念,通过招商引资、社会融资等方式,将兵团团镇连队文化的独特元素转化为旅游产品品牌。合理开发利用现有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文化资源,借助周末休闲游、杏花节、草莓节、葡萄采摘节、农民丰收节、胡杨节及二十四节气体验等推广形式,将连队的民房变成客房、农事生产变成体验乐园、田园风光变成农景园、农产品变成旅游纪念品,带来经济、文化双丰收,让农耕文化、军垦文化、田园风光、特色民俗活态表达与精彩展现,推动乡村旅游从资源驱动向文化创新驱动转变,从“观光式”向“度假式”的深度体验游转变,让各族职工群众休闲娱乐有好去处。

聚焦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自身造血机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培育一批领军人物的高水平创新队伍。”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重在润物无声、凝心铸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要矢志不移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文化人才队伍。

进一步加大兵团文化优秀人才培养力度,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锐意进取、结构合理、多出精品的文化人才队伍,是提升兵团文化软实力,推进兵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再创兵团文化新的辉煌的必然要求。一是进一步深化团场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体制壁垒、学历壁垒、身份壁垒,围绕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建立和完善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科学的文化人才选人、育人、用人机制和人才管理制度,激励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为文化事业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提供政策保证。二是建立文化艺术人才库,通过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柔性引进高端文化人才,借智建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以人才援疆、挂职锻炼、项目聘任、客座邀请、定期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文化艺术、文化创意、文化产业高端文化人才,扶持资助优秀文化高端人才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普及群众文化,为建设兵团精神家园提供重要支撑和智力保证。充分发挥柔性引智效应,通过高端文化人才开展课题研究、项目建设和成果展示,发挥高端文化人才的引领作用,示范和带动团场、连队、社区专业文化工作者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提升素质,提升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艺术创作、文化事业创新能力,造就一批职工群众喜爱、有社会影响的名家大师和兵团文化的代表人物,创造出更多弘扬兵团精神、展现时代特色、展示兵团人风貌、体现鲜明兵团风格的精品力作。三是强化文化人才资源开发,加快紧缺型文化人才队伍培养。依托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政法学院、兵团广播电视大学等院校文化艺术相关专业,大力培养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数字动漫、资本运营、产业中介、文创设计等专业人才,在团场文体广电中心、社区连队文化站建立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为文化人才提供发展的空间、实践的舞台和创业的天地。通过在文化实践中引路子、出点子、压担子,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硬、本领强、留得住、拉得出、用得上的基层文艺队伍。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文化人才内生动力。充分挖掘文化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业余文化骨干、文化热心人、文化能人、文化志愿者等文化人才的潜能,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政策奖励、支持资助、表演展演、社会荣誉等方面予以倾斜,让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权益上有保障,激发文化人才活力,释放文化艺术创造潜能,营造鼓励文化人才干事业、支持文化人才勇创新、帮助文化人才搞创作的良好人文环境,建设一支文化门类齐全、知识结构优化、敢于创新、能出作品、能创精品的文化人才队伍。(庞莹)

作者: 开钫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20537844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719530292@qq.com

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qq.com,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